查看原文
其他

脉诊的意义 —— 定性、定位、定量、定势

张仲林
2024-11-20

来源/肖相如频道(xiaoxiangru0011)


导读:脉诊对于疾病诊断的意义何在?学习一下李士懋先生的经验!


脉诊,首先用于疾病的诊断。脉诊乃四诊之一,是诊断疾病、判断疾病转归及预后的重要依据,历来为医家所重视。


或问,自古以来,四诊依其诊断价值来排列,当依次为望、闻、问、切,而笔者认为脉诊起着决定性作用,岂不有违古训?不可否认,确与传统观点有差别。


笔者认为,望闻问切是四诊在诊断过程中运用的顺序,而不是重要性的先后排列。


医者看病,总是先望病人之神色形态,阅其气息音声,问其所苦,再诊其脉,以明确诊断。若论四诊的重要性,当以切诊为先。因为切诊对一个完整诊断的四个要素的判断,都起着重要作用。


中医的一个完整诊断,要有四个要素:一是病性,二是病位,三是程度,四是病势。


这四个要素可概括为“四定”,即定性、定位、定量、定势


如患者喘息,性质为热病位在肺热势较重,诊断就是“肺热壅盛”。


而病势如何体现呢?


热盛可伤津耗气,热盛可内传心包,可下传阳明,可烁液成痰等,要据脉明其病势,截断扭转,先安未受邪之地,防其传变。


具备这四个要素,才算是个完整的诊断,但还未必是个正确诊断。因诊断正确与否,还要以临床实践来检验,主观与客观相符,取得了预期疗效,才能说这个诊断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。


若越治越坏,主客观不符,虽然诊断是完整的,但未必是正确的。在明确诊断的这四个要素中,脉诊一般起着重要的,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。



01

定 性



关于疾病性质的判断,主要依据脉来判断,这在我国古代经典医籍中有很多记载。


例如,《伤寒论》140条:“太阳病下之,其脉促,不结胸者,此为欲解也。脉浮者,必结胸。脉紧者,必咽痛。脉弦者,必两胁拘急。脉细数者,头痛未止。脉沉紧者,必欲呕。脉沉滑者,协热利。脉浮滑者,必下血。”


突出以脉为据。


《金匮》肺痿病篇:“脉数虚者为肺痿,数实者为肺痈。”


《金匮》疟病篇:“疟脉自弦,弦数者多热,弦迟者多寒。”


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病人脉浮者在前,其病在表;浮者在后,其病在里。”


类似的记载,在经典医籍及历代文献中比比皆是,不胜枚举。


据笔者50余年临床实践,对此有深切的体会,而且对脉诊也愈来愈倚重。


疾病的性质,无非是寒热虚实,都可以在脉象上得到反映。反过来,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。


就一般规律而育,证实脉实,证虚脉虚,热则脉数,寒则脉迟,这就是对疾病性质的判断。


尤其对一些危重、复杂的病人,或症状很少,缺少足够辨证依据的病人,或症状特多,令人无从着手的病人,都要依据脉诊来判断。


02

定 位



关于病位的判断,也主要依据脉象,并结合经络脏腑的症状来判断。


如寸部脉象有改变,又出现心经的症状,则可判断病位在心;若出现肺经的症状,则可判断病位在肺。余皆仿此类推。


但有些病人,症状在上而病位在下,或症状在下而病位在上,这就更须依赖脉诊进行判断。


如一人后头痛四日,别无他症。随诊的实习学生以为外感,予辛凉解表剂。余诊其脉尺浮,此为相火旺,淫于膀胱经,沿经上灼而后头痛,用知柏地黄丸而愈。


对于脉诊的脏腑分布,小议如下:


一种说法是,浮取以候心肺,中以候脾胃,沉以候肝肾,这种说法,临床不适用。


难道心肺的病变都在浮候,而不见于中候、沉候吗?肝肾的病变都在沉候,而不见于浮候、中候吗?


如病人喘而寸脉沉数,当知肺中蕴热,迫肺上逆而作喘。此证非于脉之浮候察得,而是于沉候诊知,何以言心肺之疾独于浮候诊之?


还有一种说法,以寸尺内外分候脏腑。寸口乃区区之地,细如麦杆,再过细地分为内外上下,难于掌握,且近于玄虚,临床也不这样用。


比较一致的意见,是以左右脉按寸关尺分布。左脉寸关尺分别为心、肝、肾;右脉寸关尺分别为肺、脾、命;心包在左寸;两尺有的认为都属肾。


关于腑的分配,胆在左关,胃在右关,膀胱在尺,诸家意见比较一致。大小肠的分布,分歧就比较大,约有三种意见,各执己见,令学者莫衷一是。


脏腑的分部,不宜过于机械刻板,不仅玄虚,也不适用。


笔者判断脏腑病位,根据寸候上焦病变,包括心、肺、心包及胸、颈、头部;关候中焦病变,包括脾、胃、肝、胆、上腹;尺以候下焦病变,包括肾、膀胱、大小肠、女子胞及下腹、腰、膝、足等。


至于判断属何脏何腑的病变,要结合该脏腑及其经络所表现的症状,综合分析判断。


如寸数,症状咳嗽,寸数为上焦有热,上焦之热究竟在心、在肺、在胸、在头,尚不能单凭脉以断;察知病人咳嗽,咳嗽乃肺的症状,结合寸数,可断为肺热。


若同为寸数,出现心烦不寐的症状,则可断为心经有热。


考之于《脉经》,即以寸关尺分主三焦,而没有机械地将寸关尺与脏腑硬行搭配。


《脉经》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曰:“寸主射(《增韵》:‘指物而取曰射。’‘射’引申为‘候’)上焦,出头及皮毛竟手(此句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‘头及皮毛竟手上部’。竟,作‘终’解)。关主射中焦,腹及胃。尺主射下焦,少腹至足。”


这种定位的方法,简单、实用、确切,没有故弄玄虚或呆板、繁琐的弊端。



03

定 量



关于疾病轻重程度,这是个既模糊又确切的概念。说它模糊,是因为难以量化;说它确切,是指医者必须明确病情的轻重,以利处方用药。


如肺热用石膏,究竟是用50g,还是10g,不明确病情的轻重,无法确定适当的药物及用量。


病重药轻不成,病轻药重也不成。疾病的轻重程度,也可以从脉上来判断。如脉数有热,越数实有力,热就越重,而数轻则热轻。


04

定 势



关于病势的判断,主要依据脉诊判断。


所谓病势,即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,这种趋势,无非是三种情况:一是逐渐好转;二是邪正相持;三是恶化,病情加重、传变,直至死亡。


疾病不是静止的,有着性质、病位、程度的不断变化,这些变化,决定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。


首先,在疾病过程中,病因是不断变化的。


例如,外感病中,开始因感受寒邪,寒邪蕴久化热,热邪又可伤阴化燥,由寒到热、到燥的改变,是由于病因的改变,病的性质亦随之而变。


这些改变,主要依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。脉紧为寒,待寒邪化热,脉则转变为浮洪数,待伤阴化燥,脉又转为细数。



注:本文选摘自《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》,吕志杰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2011年10月。


猜你喜欢,点击可阅读原文:

中医“诊脉”不神秘,关乎”气血“而已 (附浮沉伏三脉解析)

长短、洪大、微细、濡弱脉解

从“舌下脉诊”谈瘀血证


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治疗痒疹胃病医生张仲林

《黄帝内经》之“饮食有节”探微

牙痛得效方治牙痛之验证

镇衄汤治血尿

医院的检查报告,这样一看就懂,以后别再问医生了!

【重磅】史上最全的320种皮肤病图谱(修订版)!

史上最全皮肤病图谱(附治疗方法)

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!

儿童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大全

舌诊图谱,史上最全

61张高清舌诊图谱,图文对照,珍藏版

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,史上最全!

港珠澳游记

张仲林五十八岁生日祝福诗文录

张仲林登上南方农村报、潮州日报

张仲林微信公众号皮肤胃病录(一)

张仲林痒疹胃病等文章合集(2019年1月版)

张仲林痒疹胃病等文章合集(2019年2月版)

张仲林痒疹胃病等文章合集(2019年3月版)

张仲林痒疹胃病等文章合集(2019年4月版)

潮安健康文章合集(2019年1月版)

潮安健康文章合集(2019年2月版)

潮安健康文章合集(2019年3月版)

潮安健康文章合集(2019年4月版)

【南方农村报】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

【潮州日报】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--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

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,痒疹妙手回春效,胃病痊愈饭菜香

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专治痒疹和胃病


张仲林2019年5月资源回顾

五一劳动节赋诗 · 写给张仲林医生

赞美五一国际劳动节之诗歌大盘点

小儿急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

友谊地久天长

吃饭经常“胀肚”?认准胀气食物红黑榜

五四青年节诗选

经常打嗝如何治?

春季晚霞感谢你愿友谊地久天长

活血化瘀药在内科的应用

【陈荣华】七律·致老伴

胃痛久治不愈?快来学习刘渡舟治疗胃痛十二法

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(2018修订版)

杏林花香  来自苦寒——赞痒疹胃病良医张仲林

【二月春风】老年人生(外一首)

止痒十法(含代表方)

中国头癣诊断和治疗指南(2018修订版)

2019年母亲节诗文撷英

陈彤云: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辨治体会

【春季晚霞】相见欢·为滴墨斋主生日而作

消化科西医大夫的推荐:治胃病,这些中成药都是久经考验的!

儿科常用方剂50首!(附具体中药)

药学人员必知:英文缩写

中药歌诀大全

【滴墨斋主】五月欢歌——送给参与我生日祝福的朋友们!

黄文东:辨治胃脘痛,最好用的对药在这里!

【元元】春之歌

超全西药相关名(表格版)

【胡峰】五言古风·温情五月

脸上不同位置长痘,代表内脏出问题了吗?

【元元】繁花似锦觅安宁,淡云流水度天年——致胡峰先生

注意这13种皮肤变化,提示心脏疾病!

【二月春风】520,珍惜友谊,挂念朋友

58张消化系统医学美图,张张经典,值得收藏!

【蔡海文】敬您一杯茶

当激素治疗荨麻疹和湿疹效果不佳时,还有什么方法能药到病除?


【免责声明】

【张仲林】微信公众号( ID:e41121 )  所有文字,图片,视频,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张仲林观点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尊重知识与劳动,转载请注明作者、来源、微信公众号。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,如涉及版权争议,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,谢谢。对使用[张仲林]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张仲林不做任何承诺。

邮箱:zhonglinzhang@126.com

编辑:寒香医路(张仲林)

↙更多精彩内容,尽在阅读原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张仲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